图图神秘现象

奉节未解之谜,奉节未解之谜***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奉节未解之谜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奉节未解之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刘禹锡因何诗两次被贬?他的墓在哪里?

刘禹锡因何诗两次被贬?他的墓在哪里?

谢谢悟空邀请!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唐朝人士,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据说是汉景帝贾夫人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他的父亲叫刘绪,因为“安史之乱”举家搬到了苏州。

奉节未解之谜,奉节未解之谜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古以来忧国忧民、两袖清风,敢于蔑视权贵,不善于阿谀奉承之人,往往仕途都是颠沛流离、一生坎坷甚至危及生命;而那些善于溜须拍马、蝇营狗苟之辈却是常常飞黄腾、鸡犬升天,真是令人大惑不解而哭笑不得。

刘禹锡是因为一首叫做《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诗而再度遭到贬谪的。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任何讽刺权贵之意,为什么刘禹锡会再次被贬往连州,然而未到连州又再次贬至播州呢?

奉节未解之谜,奉节未解之谜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不然,仔细玩味这首诗,刘禹锡的确有蔑视权贵之意夹杂其中。

刘禹锡因为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政治革新运动受到牵连,被贬往江陵担任刺史后,过了十年,统治者又觉得人才难得,于元和九年(814年)将刘禹锡诏回长安任职。

按理说被贬往外地做官整整十年了,又能重新回京就职应该高兴才是。

奉节未解之谜,奉节未解之谜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而刘禹锡回京后看到贫民百姓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而那些达官显贵又是那样恬不知耻地骄奢淫逸,而那些比自己晚了不知多少年,才依靠巴结权贵而上的新秀们,却常常用瞧不起的眼光看着他。

这深深地刺痛了刘禹锡的心,那一句“尽是刘郞去后栽”的意思就是说,你们有啥了不起,全都是我走了之后才上任的。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刘禹锡,出生于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是汉中山靖王后裔。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起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职,被杜佑所器重,后随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期,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人志向相投,与主张改革朝政的太子侍读王叔文结交,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核心的政治集团。他们的政治主张是剥夺宦官和藩镇的权力,加强朝廷的中央集权,振兴唐室,时称“永贞革新“。但是,由于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和皇帝的更替,王叔文等人主张的革新失败,王叔文被杀,刘禹锡,柳宗元等人于公元805年被贬官出朝。之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刘禹锡文学造诣很深,在中唐诗人中属于豪放派,被称为“诗豪”。因为政治志向和诗词豪放,留下了许多为人称颂的佳句。但也因此遭受了一系列的排斥和打击。两次因桃花诗被贬就是明显例证。

公元815年2月,刘禹锡奉召回京。十年恍惚,京城已是物是人非。看着朝廷中得意的新贵和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刘禹锡感慨万千,于是借游玄都观写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明眼人一看,这是暗指十年来小人得志的朝政。如果我刘某当年没被贬,哪有这些小人得志的机会?此诗一出,刘禹锡立刻遭到政敌的攻击,很快就被贬到播州去当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诸人帮助,改为连州刺史,刘禹锡在这里呆了近五年。之后有几次调动,但一直外放。

十年后,新帝登基,刘禹锡被调回京。他重游玄都观,写了《再游玄都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诗,应该小学以上的人都会背了吧,这首也是刘禹锡最著名的诗,也是最能反映他这一生的诗。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中进士,两年后,又登吏部取士科。先后任太子校书,监察御史等职。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集团,因实行进步政治改革遭到失败,被贬为朗洲(今湖南常德市)司马。十年后,他被召还京都。因游玄都观,写了巜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触犯了当权者,等二次被贬,先后在连洲(今广东连县)䕫葵)洲(今四川奉节县)和州(安徴和县)等地任刺史。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二次被召回长安,又写了《再游玄都观》一诗讽刺当权者,所以未受重用。直到晚年才做了太子宾客。

刘禹锡是唐代重要的进步思想家,他具有扑素唯物论思想。曾写下《天论》这篇著名的无神论作品,指岀天是物质的,天体的运动有自己的规律,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也有自己的规律,从而强有力的驳斥了上天主宰世界命运的迷信。刘禹锡的这些唯物论观点,曾受到柳宗元的赞杨。

刘禹锡也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艺术成就就较高,晚年尤精。他与白居易,柳宗元多有交往,白居易曾称他为"诗豪"。刘禹锡的诗歌善于吸收民歌的有益成分。他改革的新体诗如《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词》等,对后来词的形成和诗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刘禹锡在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秋天,晚年多病的刘禹锡去世了,享年71岁,他的墓地不可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奉节未解之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奉节未解之谜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cytiu.com/post/2691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