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文坛未解之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文坛未解之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写出一部不错的侦探小说呢?
没有创作过的人当然不能回答怎么去创作的问题,但是说出点建议还是可以。第一点建议是要多读。现代许多优秀的推理作品都有前作的影子,可见不是不可以借鉴的。比如说嫌疑犯X的献身,出彩的地方就在于隐瞒死者身份以达到引导警察调查嫌疑人不在场证明的目的。这个脑洞相当大,但是如何隐瞒死者身份却在许多侦探小说里都有类似的情节。第二个建议是臆想。不开发脑洞哪来好的创意呢是吧?有时候我们脑子里瞎想的东西似乎是缺少些逻辑性,却属于有异于他人的思维。或许你想着想着灵光一现就有了一个好故事的轮廓呢,真说不定的。最后一点建议是练习写作,意义就不用多说了。
首先要清楚,写******的人一定也是看******的人。市场上有不少顶着******头衔的作品,却完全没有推理逻辑,只会凭借一些不合情理的巫术玩弄读者,这些作品必然是要被读者抛弃的。
说一下重点:
1.一定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提出疑问,思考问题。这是许多人败在******的第一步。作为作者,不应该独自享受破案过程,更应该把所有重要线索交代清楚,让读者和你一起推理破案。
2.破案方法要合情合理,读心术、招灵、发明毒药这类巫术是***禁忌。故事和推理要有逻辑,不要试图让故事都凭借意外和巧合发生的,即使是自首,动机也要充分。
3.与案件无关的事情(比如感情、文学性的粉饰)不要重点叙述,否则会削弱案件本身的重要性。
4.布置过多谜团来迷惑读者,效果只会适得其反使读者混乱。把案件中最重要的诡计写精彩就ok了。
5.******一定是要有***的,最好只有一人,由他来收集线索破解案件。不要试图把自己设定成破案者,故事是需要主角的。
6.不管有多少被害者,凶手只能有一个。故事最好有谋杀案,没有谋杀案的推理不会太精彩。
7.凶手的设定不会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或是局外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者性格温和、用常识判断不会犯罪的人物,结局才有反差。
8.案件的最后关头,尽量不要以***或者自首草草收尾。精彩的故事戛然而止,换作是你能受得了?
著名诗人余光中病逝,你记得他的哪些作品?
余光中的《乡愁》再熟悉不过了!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2年,44岁的余光中写下了这首《乡愁》。余光中曾说:“我出生在南京,父亲是泉州人,抗战时期又在重庆住了几年。要问我的故乡在哪里,其实很简单,我就是一个中国人。”
余光中,出生于1928年10月21日,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随父母迁到香港,1950年5月赴台湾。他一生驰骋文坛超过半个世纪,是当代诗坛健将、散文大家、著名批评家和优秀翻译家。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的夜市》、《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五陵少年》、《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等十余种。
说一个冷门
《哀中文之式微》
这篇文章基本上把这一代人的文字上所犯的错误都指出来了。不过很多时候不经意犯下的错误习惯了之后就不会觉得有问题,文中所说的我有时候不经不觉中也会犯。
无论是中国内地还是香港或台湾,教育制度上的弊病一直存在且难以改善。单以香港为例,甚么都教,甚么都需要学,到头来甚么都不会;英文和中文、文言文和白话文,为求及格用尽所有方法,最后无论哪样都没学好,都只是「半桶水」。现在很多香港人的英文比中文好多了,可能是因为文中所说的「***都幻觉自己『本来就会』」,可惜幻觉只是幻觉而已。中文字的运用可比单纯的表情达意,或者準确而言——只是让对方明白自己在说甚么,复杂多了。
余光中先生的一首《乡愁》,可能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他老人家的作品。记得当我们都是学生的时候,学到了他的作品《乡愁》,当时只是感觉已经很美,能够感觉到作者对家乡、祖国浓浓地思念之情,但只是一种感觉,当时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说实话没有太多的感情,只是一种感觉,也无法真正地体会其中的情感,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现在,当为了所谓的出人头地、梦想,我们一个个离开家乡,远离父母,来到一个个大城市,一个人夜深人静,躲在出租房,再回头读这首《乡愁》时,才真正能体会到作者的感受,有时候真的会很想家,但家又回不去,不敢回,是多么的一种无奈呀!愿所有和我一样漂泊在外的人们,早日能够足够强大,财务自由,可以更多地主宰自己的生活!
怀念儿时的好时光,一去不复返
年少不懂乡愁,待到懂时,芳华已逝,愿我们归来仍是少年!
小时候学先生的《乡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现在,乡愁真的变成了一方坟墓。先生已逝,乡愁未解。
长大后读先生的《绝色》: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无法用语句形容读到这首诗的惊艳之感,只是觉得此生如若能遇见一个他,在月色与雪色之间,带笑地向我走来,便是经历了世间最绝美的一瞬了。
再后来读先生的《独白》: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余光中,祖籍福建泉州市永春县 ,1928年10月21日出生于江苏南京,著名的诗人、散文家、评论家,2017年12月14日,在台湾高雄医院过世,终年90岁。
我们大多人都知道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其实余光中不仅仅写诗,他还写散文、搞评论、翻译作品。余光中主要著作有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传遍了全球华人的世界,《乡愁四韵》与《民歌》也流行很广。散文《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想敌》被各种选集选入,诗文多篇收入两岸的教科书中。因此,也有人说,余光中是被《乡愁》遮蔽了。
余先生自己也曾借诗人雪莱的经历说:“诗名太著,光芒掩盖了论文与译名。”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余光中自己。
我们看看余光中先生的作品集:诗集有《歌》《五陵少年》《天国的夜市》《白玉苦瓜》《梦与地理》等;散文及文艺批评文集有《左手的缪思》《逍遥游》《望乡的牧神》《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从徐霞客到梵谷》等;翻译作品有《录事巴托比》《英诗译注》《温夫人的扇子》《守夜人》《理想丈夫》等。
余光中在诗歌中有一点的创新,他吸收古典文学的精髓,同时也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点,可以说兼容的非常好。大家都知道,余光中师承梁实秋,作为梁先生的得意***,他也自成一派,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可惜他的诗名太盛,盖住了他在散文和翻译上的成就。
余光中先生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文化遗产不应该被低估,甚至我们要重新评估一下先生的文化价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坛未解之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坛未解之谜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